文章目录[+]
AI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?这是2024外滩大会开幕前抛出的“科技人文十问”之一。讨论之前,不妨先看一则名为“洛克蛇怪(Roko’s Basilisk)”的思想实验。
10年前,AI远没有达到ChatGPT的能力,一位论坛用户Roko设计了一则假设:未来将出现能力超强的AI,可以回溯历史,惩罚如今那些没有帮助它诞生的人类。在这种设定下,我们将面临两种选择——要么积极推动AI诞生,以免被其秋后算账;要么冒着被惩罚的风险极力阻止AI诞生。
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新,都是兴奋与焦虑同在,期待与抗拒交织,AI也不例外。面对“洛克蛇怪”的选择,如果我们无法阻止AI的诞生,那么至少不要是一个邪恶的AI。
AI不只是技术问题
“AI到底是人类的帮手,还是对手?”记者向北京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实验室主任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索要一个确切的答案,他无法给出“Yes or No”的选择,只能两手一摊:“我们需要把人工智能塑造为人类的帮手。”
如果把AI换成更笼统的“科技”一词,再问一遍这个问题,英国工人早在19世纪就曾探索答案。
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,珍妮纺织机的出现,效率与人工纺织不可同日而语,大批纺织工人丢掉了工作,一名莱斯特的纺织工人内德·卢德毁掉了两台纺织机,向工厂主抗议,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卢德运动”。
200多年后,谷歌孵化出的自动驾驶汽车Waymo在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地区进行路测,附近居民向无人驾驶汽车投掷石块,还有人割破汽车轮胎,甚至拿着枪指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员司机。2018年,美钱德勒地区至少出现了21次Waymo无人驾驶车遭受袭击事件。
6年后的今天,武汉的“萝卜快跑”无人网约车,虽然没有引起暴力行为,但在舆论场上也掀起了不小的风波。
“技术出现的问题,能否用技术来解决?”记者向曾毅抛出了第二个问题,这次他没有犹豫:“不能。”
事实上,早在2020年前,“技术引起的问题终将用技术来解决”,这一观点被不少业界人士奉为圭臬,但是近几年来的技术演化路线,“技术万能论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随之而来的是“技术问题要靠发展解决”的观点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翁翕举例说,比如说十年前智能手机在普及的时候,老年人电脑都没用过,用智能手机更加麻烦。如今,智能手机普及以后,上到90岁下到3岁,大家几乎都会用智能手机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也认为,只有发展才有资格谈伦理问题,“在一项新技术萌芽的时候,它会有100种问题,每种问题都会让你止步不前,让它先走了才知道哪不好,有问题慢慢解决。我们要以一种宽容的姿态去对待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的话,如果我们不发展,未来不在人工智能的牌桌上,连谈伦理的资格都没有。”
与“发展解决论”不同,曾毅将技术的问题回归到社会层面去考量:社会出现的问题,终究用社会来解决。
在他眼里,人工智能引发的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技术捕获到的社会问题,“人工智能可能用什么样的方式犯错,要回到社会学当中去研究,去研究人类的行为,去预测人工智能有可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犯错,用以规避人工智能服务社会时的潜在风险。”
“不要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技术研究者。”曾毅警告说。
数字鸿沟难以跨越
外滩大会开幕前夕,另一个重磅会议在上海举行,事关AI公平性。
在首届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上,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,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关键时刻。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改变世界,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。同时,人工智能机会并未公平分配,不少国家尚未从中真正受益。
联合国设定的目标是“2030年前实现普遍且有意义的数字连接”,但数据显示,全球仍有超过20亿人处于“离线”状态,很多地区仍未被网络覆盖。即便有网络,也因为资费过高,普通人无力负担,更不用提“数字技能”的缺失。
2024年,世界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“不能上网”“不会上网”“上不起网”,比例之高令人惊讶!
在数字时代,性别鸿沟的差距不亚于区域鸿沟。
世界银行数据显示,全球范围内,男性使用互联网的数量比女性多出2.44亿,而每100名掌握数字技能的年轻男性中,只有65名年轻女性具备同等的技能水平。由于性别刻板印象女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参与度不足,被排除在人工智能设计、研发、生产的各个生命周期中。2022年全球发表人工智能研究论文的研究人员中,女性只占四分之一,主要机器学习公司的女性技术雇员也仅占20%。
甚至价值观也存在巨大鸿沟。
在采访过程中,不少专家都有同一感受: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在巴西,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工智能治理的讨论,武汉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引发市民不满后,巴西的政府和专家也立刻关注到。但是另一个现象也值得关注,某国际论坛在调查人工智能发展相关问题关注度时,发达国家的学者最关心就业问题,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关注技术难点和趋势。
在AI第一阵营中,算力可达百万级显卡,数据量动辄上亿,语料库集纳世界百余种语言。而这一切在很多地方,几乎是不可想象的。
“无论是大模型数量、专利数量,还是算法来看,美中两国一起占了绝大多数。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表示,不同国家、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程度、经济发展水平,法律法规差异、AI技术的代差等种种因素,或多或少将对数字鸿沟产生影响。
关注“走得慢”的人
面对潜在的威胁,以及不平衡的数字鸿沟,我们要把AI训练成工具还是“人”?
从外滩大会“科技人文十问”中可以看出,人们对AI的感情很复杂:如何应对AI与人类抢饭碗?人类的思考力会因为AI退化吗?“人机共生”时代还有多远?AI可能超越工具属性,获得意识,甚至建立AI文明吗?
“伴随着AI进化,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将随之发生变化,AI将成为人类从事各种生产和活动的代理。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、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关系,将不可避免地纳入我们对社会关系考察范围,”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、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说。
在外滩大会,我们看到更多人与AI之间的探索,正在加速落地,特别是一些“隐秘的角落”,AI也展示了温情一面。
找好医院、看好医生,是大众普遍的就医诉求。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全科医生的缺口达24万,四成医师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,患者平均门诊就医时间仅有3分钟。近年来,AI在医疗服务体系支持与重塑、优质资源扩容和分配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,记者在展区看到了一款“AI健康管家”。
据介绍,“AI健康管家”从解决就医难与繁入手,提供了找医生、读报告、陪看诊、问医保、管健康等30多项服务。
针对用户最刚需的找医生、挂号服务,“AI健康管家”可根据病症描述、目标科室等从超90万医生中做精准推荐,并连接问诊及挂号服务。医院就诊时,“管家”能调起相应的医院智能体,为用户提供诊前、诊中、诊后的数十项陪诊服务,让AI“跑腿”导航科室、提醒叫号。做完检查,化验结果、体检报告、专科多报告,AI也能帮读,并为患者生成重点,提醒人们“对症复诊”。
针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需求,基于“AI+物联网技术”的养老一站式服务平台“i守护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专为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设计,通过智能手表实时监测身体状况,预警信息直达亲属等方式实现健康监护。此外还整合了远程问诊、居家安全管理、社区活动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功能。
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薛广涛介绍,团队正在研发智能设备监测技术,如声波探测系统,与“i守护”合作项目能够有效预防老人摔倒。这些技术不仅监控生理指标,还通过机器学习解析数据,预警健康风险。
“当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出现时,我们先用它来帮助最需要的人。”浙江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韩璧丞认为,技术前进的时候,更应该关注“走得慢”的人。在助力肢体、视力障碍等人群上,AI技术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,帮助视障者重新“看见”,帮助肢体残疾的人重新恢复行动能力。
在外滩大会开幕式现场,12岁失去右臂的00后周键,借助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,用仿生手弹奏了一首钢琴曲。
音乐流淌在黄浦江边,正是AI的人性底色。
栏目主编:李晔 题图来源: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:雍凯
来源:作者:查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