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[+]
文 / 陈明,华夏基石业务副总裁,首席企业文化专家
来源:华夏基石e洞察(ID:chnstonewx)
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,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夏基石e洞察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
管理咨询及案例研究合作:szy20121014(微信)
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中记载,范蠡离开越国之前给文种写了一封信,信中说道:“飞鸟尽,良弓藏。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王为人长颈鸟嘴,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,子何不去?”这是古代君臣之间关系的写照。
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四回:“古人云:‘伴君如伴虎’,刻刻要当心。”这是无数臣子的哀叹。
在现代社会中,老板与经理人的关系虽然不是君臣关系,但颇有几分相似:老板关心如何驾驭职业经理人,职业经理人总是担心与老板的关系处不好。这种关系往往与巨大的权力和利益交织在一起,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。
元老似原配,经理人像“二奶”
刚刚结婚时,老公一无所有,但有一颗富于理想、有激情、求上进的心。老婆不嫌弃老公的一穷二白。后来老公开始创业,老婆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甚至从娘家拿钱支持老公创业。有的老婆还与老公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共同打拼。
有一天,创业初成,老公被“名利”的光环照得飘飘然,猛然发现这个世界真精彩,鲜花、美女、夜光杯。每次回家老公看到的是老婆那历经岁月侵蚀的脸庞,再加上一点“絮叨”,顿时觉得自己没有激情,生活好像少了一点“味道”。
久而久之,老公的心离开了老婆,离开了自己的家,飞向那个激动人心的地方,于是一幕幕“二奶”的故事正上演……老板和结发老婆有苦同吃,但有福不能同享。
施炜老师曾经说过,现在的企业里存在“二奶现象”,老板、元老、经理人之间关系有点像故事中的老公、原配和“二奶”。
刚刚创业的时候,老板带着一帮兄弟打天下,那时兄弟们跟着老板起早贪黑,奋力拼搏。事业刚起步,工资收入都比较低,物质条件比较艰苦,但都被老板的“理想”忽悠得“热血沸腾”,尽管这帮兄弟也将信将疑。那时虽然日子清苦,但富有意义,富有激情。日后,经常有元老回想当年与老板一起艰苦创业时的情景,都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。
据说,华为当年刚刚创业的时候,创始人任正非闲暇之余经常给不多的几个员工讲历史故事(当时不讲历史故事又能干什么呢)。很多元老会回忆起刚刚创业时,自己与老板一起在出差的火车上打扑克牌的情景。
当事业有些起色的时,社会上各种光环开始聚焦到老板身上,老板视野更加开阔,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,参加各种论坛和学习班,各种“牛人”聚集到老板的周围。一下子老板周围有许多顾问、大师在帮助老板出谋划策。老板每次回到公司,发现自己这帮兄弟是“土”了一点,越来越跟不上自己,他们的能力亟须提高。老板讲话,兄弟们都听不懂了,真是“猪语对鸟语”。
老板开始“郁闷”了,好羡慕别人拥有的强大团队!这帮兄弟们更“郁闷”了,老板又被谁忽悠了,又看了什么书,又听了什么理论,整天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,大家都听不明白。老板变了,变得让兄弟们有点看不懂,好像不是以前那位在一起吃饭、开玩笑、牌打输了鼻子被贴纸条的老板了。
过了一段时间,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瓶颈,老板觉得团队能力不行,自己这帮兄弟进步太慢,必须引入职业经理人补充新鲜血液,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。于是大量职业经理人加盟进来,各大咨询公司纷纷进驻企业做项目。老板总是寄希望来一些“天兵天将”,通过咨询项目取得“立竿见影”的效果。
企业变大了,老板更忙了,创业的这帮兄弟也很更难见到老板了,兄弟们只能怀念过去激情燃烧的日子。
老板越来越觉得与兄弟们差距加大。于是有个别兄弟感觉自己被边缘化,难免有点“牢骚”传到老板的“耳朵里”,老板觉得这些元老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,不能适应企业的文化。
于是一些元老们开始离开企业,老板认为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人离开企业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那些“见过世面、喝过较多墨水”的职业经理人开展占据了一些重要岗位,他们虽然时间短、根基尚浅,但位高、权重、利厚。元老们开始不平衡:他们凭什么没有业绩刚来就占据高位,而我们打拼一辈子也不过如此;这个企业是我们早年闯出来的,我们身体都累坏了,为啥他们独享其成?元老们越来越想不通,越来越有话要说。
但老板越来越不信元老。元老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现在不受待见,一个一个黯然离去……有几个甚至和老板闹得很不愉快。
空降的职业经理人通过霹雳手段把一批批元老们请出了企业,员工们看不懂,老板这是想干什么?不免开始有一些危机感:老板对元老都尚且如此,自己跟老板干一辈子能有未来吗?人心开始有点“散”了,企业失了“元气”。
职业经理人也换了一批又一批,最后老板周围有哪些人呢?老板正准备给儿子铺平接班的路……
上述就是企业版的“二奶”现象。老板可以与元老们共苦,但不能同甘。
老板:“元老”事关“元气”
老板的困境
有位哲人曾经说过:有些人适合做朋友,但不适合在一起做事业;有些人适合共苦,但不适合同甘;有些人适合共苦也适合同甘,但不适合给他权力。这些的确是人性的真实写照。
古代社会皇上与元老之间的关系充满血雨腥风,善始善终者不多。现在商业社会,老板与元老的关系基本上没有血雨腥风,但也并非“风平浪静”。很多有经验的人都会观察老板如何对待元老,从而判断老板是否是个仁义之人,自己能否死心塌地跟老板干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“公司的良心”。
老板不能简单按照“企业不迁就有功之臣,不适合企业发展就离开”的理念来处理与元老之间的关系。一些元老不适应企业发展;一些元老居功自傲不服管理;一些元老依仗自己身体累坏了向公司索要不合理的照顾;一些元老依仗与老板的交情破坏组织原则;一些元老甚至损害公司利益等。
其实,这些情况的出现很正常,关键看老板如何处理。很多人也都在盯着老板。
如果老板发现了一些有问题的元老,因恋旧情而不严肃处理。有人就议论老板处理事情没有原则,带头破坏文化。
如果老板真的不讲情面处理这些“问题元老”,同样一群人又会议论老板太绝情,跟随这样的老板没什么意思。
因此,老板会陷入“左右为难”的境地。
此时,老板处理事情确实需要坚持一定的导向,不能忽左忽右,更不能受别人的议论摆布。
老板:处理与元老关系的原则
很多企业的老板在这个方面做得不错。他们一般本着三个原则来处理这方面问题。
原则一:对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元老要其让出“位子”,但公司承认其历史贡献,通过制度保障其合理利益。
一位创业元老可能由于能力的原因、年龄原因或身体因素不再适应企业发展,不能胜任现有的岗位,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。但公司需要承认其过去的贡献,通过制度确保其合理的利益。
例如,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,让其拥有一定的股份,作为对其过去贡献的承认;或者购买一些商业保险,使其退休的时候有一定经济收益保障;或是提供高级别的医疗体检福利等。总之,让这些元老们有个好的归属。
这样做元老们也就相对比较容易接受让出“位子”的决定,甚至愿意致力于培养年轻人。其实老板这样做,是向企业的后来者表明一个导向:对于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元老,公司是不会忘记的。
原则二:对于实践证明品质优秀的元老,应尽量安排合适的岗位,人尽其用。
对于品质经过实践验证的元老,可以尽量安排他们培养年轻人,使其尽可能多的育贤、举贤。
还可以将他们安排在那些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岗位,例如,监察、审计、评估或文化管理等岗位。
有的老板让一些元老做一些公司业务发展所需的后勤支持工作,例如主抓基建或新厂房建立等工作。
原则三:对那些不适合或不愿意在公司继续干的元老,公司可以帮助他们安排出路。
例如,通过董事长基金资助一定金额帮助他们创业。有的公司鼓励一些具有创业情节的元老做公司产品的经销商。有的老板甚至对违反公司纪律的有功之臣也安排出路。
如何对待元老是企业的“良心工程”,由此可以判断一个老板的胸怀、境界,也能判断一家企业的文化。
元老:摆正位置更长久
同窗更是同事
某同学在学校里表现并不突出,毕业后经过几年社会大学磨炼,后来创业了一家企业。于是某同学就想到自己昔日同窗好友,请他们加盟企业,一起共创事业。开始的时候,大家想得挺理想,但后来一直能走下去的并不多。
导致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,但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:同学之间的磨合并非想象中那样容易。
原来在学校里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,总是容易把某同学想象成以前在学校的情形,觉得某同学各方面都不如自己,认为“世无英雄,遂使竖子成名”。自己就是运气不好,骨子里有一点不服气。
其实这些学校里优秀的同学没有想明白,学校和社会的规则是不一样的。每个人都在变化,现在时势变了。某同学的优势在学校里没什么大表现,但在社会上表现很突出,所以他取得一定的成功。优秀同学必须摆正位子,这是企业,而不是过去的学校。
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来出身贫寒,是个要饭花子,认识的朋友都是布衣。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,这些旧时布衣之交还以为是过去的朱重八(朱元璋原名),在朝廷上大呼小叫,在众人面前爆料“糗事”。这些布衣之交能有好结果吗?
功高更要低调
还有一种情况更为常见。
有句古话“功高震主”,其实功高不是关键,关键是不能居高自傲。有功之臣要摆正自己位置,否则难以善终。
历史上,打江山的时候需要的建功立业;坐江山的时候,功高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,尤其是创始皇帝想在自己百年以后把皇位传给儿子的情况下。打下江山以后,有功之臣必须转变心态,低调做人。有智慧之人通过“自秽”的方式(采取贪财、好色、装疯等“自我沉沦”的办法把自己的“闪光点”藏起来)躲过一劫。
企业也是同样。创业阶段,企业为了生存,大家的精力都在市场上,奋力厮杀。老板希望你建功立业,怎样有利于争夺市场,有利于业务发展,就怎样来。你能干活,纵然有点个性、有点毛病,老板也能容忍。
但企业渡过生存期后,人员增多、规模增大、复杂性增加,老板更多关注如何把个人英雄主义转化成有组织的团队。
早年华为就明确提出“不迁就有功之臣”。随着企业的发展,有功之臣也必须完成自我转型、自我进步,学会团队合作,遵守组织规则。元老们不能破坏组织原则,不能“惹是生非”,要做一个贤达之人。
很多元老自以为和老板一起打天下,非常了解老板,和老板“一起同过窗,一起爬过墙,一起扛过枪,一起喝过酒,一起泡过澡”,自以为与老板“关系铁,情谊深”。有时候,同老板不分“大小”,目无领导,不维护老板的威信,不遵守组织规则,成了组织的“麻烦之源”。最终,老板为了组织发展必须要“处理”元老,使之“边缘化”。
元老们摆正位置很重要,需要从“哥们情义”变成组织中的人。在其位谋其政,董事长就是董事长,该怎样对待就得怎样对待。遵守纪律和制度,这与交情无关。私下里你与老板称兄道弟没关系,但在正式场合、在组织中,就得有规矩。
元老:如何与时俱进
作为元老,必须时刻提升自己,不断学习,不能躺在昨日的功劳簿上。
一些元老早期给公司做出很多贡献,但后来没能随着公司发展一起进步,逐渐落伍,从观念和能力上不适合企业发展。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了,面临的任务也就不一样,因此企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随之改变。不是老板变了,也不是对过去的兄弟要求变苛刻,更不是借此让元老们“出局”, 而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。老板自身和员工都需要不断提高。
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变革时期,面对移动互联网、面对大数据世界,企业唯有持续学习、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因此,企业中的人也必须持续学习,挑战自己,才能适应变革时代。
需要持续奋斗
近几年,老板们经常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:企业成功上市了,许多年轻的员工(主要是骨干员工)成了千万富翁、甚至亿万富翁,他们不思进取,奋斗激情衰减。
企业的持续发展靠谁来推动?这是摆在成功进行股权期权激励的企业面前最大的挑战。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倡“以奋斗者为本”是很有洞察的。
经理人一方面必须持续学习,拥抱变革;另一方面必须永葆持续奋斗的激情。如果经理人没有奋斗的激情,希望享受生活,那就只能让位于具有奋斗激情的人。
其实老板也会面临这种问题,如果哪一天老板没有奋斗的激情,就应该找人接班。
老板和经理人过去艰苦创业、奋力拼搏,几乎只知道工作,自己身体也被“拼的”差不多了,对家庭照顾不够。现在企业成功,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,应该转变重心,把过去失去的补回来。这是人之常情,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地方。
但企业需要持续奋斗,需要永续经营,需要一批批具有奋力精神的人才支撑企业发展。而绝大多数人都会懈怠,都会有“小富即安”的心态。
这两者是有矛盾的,这是一家追求持续成功企业最大的挑战。
从责任感转变为使命感
元老需要与时俱进,即随着职位的变化,需要从责任感转变为使命感。
何为责任感?实际上是一种担当,追求的是实现目标的成就感。事情本身就能激发动力,无需外界推动。例如,必须实现目标、完成业绩,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把事情做成。这时候你要问题他为什么这样做,他可能觉得无需理由,因为责任感使然。有了这种境界,就会多一份毅力,多一份韧性,能够更好地克服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。
何为使命感?实际上是一种信念,完全自动自发。你问他为何这样做,他说是使命召唤,靠的是精神的力量。现实中可能有诸多不如意,但还会坚持这么做。这种境界比责任感更高一层,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利益。往大一点说,这就是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情怀。一个国家,一个社会,一个组织需要有一些充满使命感的人。
无论是元老还是经理人,使命感更多体现在与企业共进退,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。在实践中表现为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,先公后私。即使受了很多委屈,甚至不公平,都得这样做。
当然,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这么做,但队级别高的管理者、企业元老来说,要求就更高一点。
空降经理人:如何与元老相处
经理人如何与元老相处?
经理人新加盟一个企业,刚开始,一定要多看、多听、少说。尽可能创造增量,而不是陷入过去的问题之中。中国企业是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的。绝大多数创业企业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复杂,老板的亲戚、同学、朋友、老乡等或多或少都存在于企业之中,和企业中的元老一起统称为“关系户”。
一个经理人如何与“关系户”相处?
在实践中,经理人经常存在把问题归结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误区,尤其是以问题的责任来攻击“关系户”。由于经理人不了解情况,不知道问题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,背后可能会涉及怎样的“利益格局”,因此经理人不要一上来就追究过去问题的责任,严肃处理责任人,搞得鸡飞狗跳,激化矛盾。
即使老板安排你处理问题,首先想到是如何解决问题,改善绩效。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某个人造成的,其实他也有“苦衷”,很多时候问题是组织和机制造成的。这些问题不能用静态思维来解决,需要用发展的思路来解决。
很多经理人似乎有一个“思维定势”。企业里关系复杂,肯定是“关系户”造成的,是他们影响了企业的发展。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首先,职业经理人需要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和职业性,通过取得成绩来取得“关系户”的认可。职业经理人需要对“关系户”有一种尊重的心态:他们来这个企业比你早,知道的情况比你多,你要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。
其次,即使“关系户”存在问题,但并非每个“关系户”都必然阻挠变革。这当中肯定会有一些人愿意支持变革,经理人需要逐步争取他们支持。
我在实践中观察到有些经理人与老板的“关系户”势不两立,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经理人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。比如,经理人最主要的毛病就是看不起“关系户”,不尊重他们。
我遇到过一家企业总经理(博士,研发出身)与老板的弟弟搞得很僵。老板的弟弟可能有一些缺点和毛病,但这位总经理根本就看不起老板的弟弟,经常出他的“洋相”。老板也挺“郁闷”,尽量协调两者的关系,并且尽量“打压”自己的弟弟。
老板私下对我说,这个总经理不太成熟。其实,这位总经理这样做,也很难获得老板的充分信任。
经理人尊重元老,谦虚一些,没什么坏处。
企业必须持续向前发展,现有的人才不能支撑企业发展,老板引入一些新鲜血液进来理所当然。但这些“关系户”肯定有想法,认为老板不信任他们,有些失落感,这也很正常。
经理人需要体谅这种“失落”的心情。经理人加盟企业后,不要让“关系户”感觉你咄咄逼人,有不安全感。而应该处处尊重他们,请教他们,在他们面前谦虚一些,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存在价值,没有被抛弃。经理人这样做,“关系户”的感觉就会踏实一点。他们肯定会支持经理人的工作,也不会总在老板处打经理人的“小报告”。
其实经理人如何对待“关系户”,也是老板对经理人的人品和成熟度考量的一个方面。
经理人与老板及其“关系户”的相处之道是“赢得相互认可”。经理人必须赢得大家认可,赢得大家信任,融合到他们的文化当中来,这些必须建立在卓越绩效的基础上。
代表中国管理高水平的管理杰作!《黑天鹅在咖啡杯中飞起——2016影响中国管理的54篇杰作(2016“华夏基石e洞察”管理大师文选)》(彭剑锋、陈春花、周其仁、吴晓求、黄卫伟、吴春波、杨杜、施炜、田涛、孙健敏等著;大32K异型开本精装,44.6万字,定价99元),自去年11月份售罄以来每天都会接到华夏基石e洞察粉丝读者电话问询求购,在粉丝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们进行了线上加印预约统计,最终确定加印了1500册(现粉丝预约认购已经顺利完成,还有少量存余,有需要者请点文末“阅读原文”进行下单!)电话咨询:15011525812(薛老师)